2.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重庆 400020;
3.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6
2.Chongq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Chongqing 400020, China;
3.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ongqing 400716, China
汞是全球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 高富集性、 强毒性和远距离传输等特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1, 2],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氯碱、 农药、 电子、 制药、 油漆、 制浆造纸和有机合成等工业是环境中汞污染的主要来源[3],2009-2012年我国年均排放工业废水约231.12亿t,其中Hg(Ⅱ)年均排放量达到1.185 t[4]. 目前,废水中Hg(Ⅱ)的去除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 离子交换法、 溶剂萃取法和反渗透法[5, 6],这些方法存在操作繁琐、 处理成本高、 周期长或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 吸附法具有操作简便、 高效低廉、 环境友好和吸附材料可重复利用等特点,是目前研究较多、 应用前景良好的治理技术. 但是,环境修复中常用的天然矿物材料(如膨润土、 蒙脱石和海泡石等)的吸附性能大多不高,如何对吸附剂进行改性,提高其吸附性能,并开展应用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海泡石是一种纯天然、 含水的富镁硅酸盐层状黏土矿物,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离子交换能力,其活性吸附中心和孔隙度使其内部产生很大的负压,作为吸附材料已经用于水相中染料、 抗生素、 氮、 磷、 铜和铅等污染物的去除研究[7~11]. 但是,天然海泡石表面呈弱酸性、 通道小,实际比表面积难以达到理论值(800-900 m2 ·g-1),一般采用酸活化、 热处理和表面有机改性等方法来提高其吸附性能[12~14]. 利用化学试剂与海泡石表面的Lewis酸等活性中心或活性基团发生反应的有机改性,是目前研究较多的方法[15]. 研究发现,通过共价结合和静电结合,含硫基团可与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达到特异性吸附的目的[16]. 目前已有研究利用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矿物材料,并用于吸附Pb2+、 Cd2+和Hg2+等重金属离子[17, 18],取得了较好的吸附效果,但是该方法使用的改性试剂昂贵、 改性条件苛刻,探索简单低廉的改性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为此,本研究利用巯基乙酸改性海泡石,提高其对Hg(Ⅱ)的吸附性能,揭示改性海泡石对Hg(Ⅱ)的吸附特征和吸附机制,以期为重金属废水污染控制、 水环境保护和促进海泡石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海泡石原矿粉: 购自湖南浏阳光大海泡石厂,粒度为180目,SiO2、 MgO、 CaO、 Al2O3和Fe2O3含量分别为55.42%、 14.96%、 5.83%、 3.69%和2.98%.
巯基乙酸、 二甲基甲酰胺和Na2S ·9H2O均为分析纯,购自成都科龙化学试剂公司; NaHSO4 ·H2O为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含Hg(Ⅱ)的模拟废水: 准确称取1.354 g HgCl2(分析纯,成都科龙化学试剂公司),用去离子水完全溶解后转移至1 000 mL容量瓶,定容,混匀,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 000 mg ·L-1的Hg(Ⅱ)贮备溶液. 临用前取Hg(Ⅱ)贮备液,用去离子水稀释,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的Hg(Ⅱ)工作溶液.
1.2 主要仪器冷原子荧光测汞仪: F732-V型,检测限为1 μg ·L-1,上海现科仪器有限公司; 真空干燥箱: DZF-6020型,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恒温振荡培养箱: ZHWY-211B,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JSM-6510型,日本电子光学实验室有限公司; 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 XD-3型,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比表面分析仪: Quadrasorb SI型,美国康塔仪器有限公司; Zeta电位分析仪: 美国Brookhaven仪器公司;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Tensor 27型,德国Bruker光谱仪器公司.
1.3 巯基改性海泡石的制备与表征 1.3.1 巯基改性海泡石的制备将海泡石原矿粉在110℃下干燥2 h,过200目筛,取筛下物备用,记做SEP.
参照文献[19]的方法改性海泡石,具体操作为: 称取5 g SEP于含有12.5 mL二甲基甲酰胺的烧瓶中,混匀,加入25 mL巯基乙酸和0.125 g NaHSO4 ·H2O,充分搅拌混匀,密封,在120℃下反应3 h; 在反应液中加入含有30 g Na2S ·9H2O的95%乙醇溶液125 mL,继续反应1 h; 用去离子水洗涤反应产物至pH恒定,于40℃真空干燥24 h,快速研磨,过200目筛备用,记做TMSEP.
1.3.2 巯基改性海泡石的表征采用SEM观察吸附材料的表面形貌; XRD鉴别材料的晶型结构变化,X-射线管选用铜靶,Kα1射线波长为0.15406 nm,管压为36 kV,管流为20 mA,扫描范围2θ角为5°-72°,步长为0.02°; 比表面分析测定材料的比表面和孔径分布; 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材料的Zeta电位; 采用KBr压片法,红外光谱分析改性前后材料的基团变化,分辨率为4 cm-1,扫描波数范围为4 000-400 cm-1; 间接碘量法测定海泡石中的巯基含量: 在改性海泡石中加入过量的I2标准溶液,以氧化引入的巯基基团,避光静置5 min,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返滴定剩余的I2,根据I2消耗量获得改性海泡石中的巯基含量.
1.4 吸附实验 1.4.1 改性海泡石吸附Hg(Ⅱ)的影响因素采取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吸附液初始pH、 温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量的影响. 取25 mL质量浓度为10 mg ·L-1的Hg(Ⅱ)溶液于离心管中,加入改性海泡石,220 r ·min-1恒温振荡4 h,4 000 r ·min-1离心分离5 min,过0.45 μm滤膜,测定滤液中Hg(Ⅱ)的浓度,计算吸附量. 其中,用0.1 mol ·L-1 HCl和0.1 mol ·L-1 NaOH调节吸附液初始pH为4-8,控制温度范围为15-35℃,吸附剂用量为1-20 g ·L-1. 每个处理做3次重复,同时做空白对照实验,下同.
1.4.2 吸附动力学实验取25 mL质量浓度为5 mg ·L-1的Hg(Ⅱ)溶液于离心管中,调节吸附液初始pH为6,改性海泡石用量为15 g ·L-1,在30℃、 220 r ·min-1分别振荡5、 10、 15、 20、 30、 60、 90、 120、 180、 240、 360、 480、 720和1 440 min,4 000 r ·min-1离心分离5 min,过0.45 μm滤膜,测定滤液中Hg(Ⅱ)的浓度,计算吸附量.
1.4.3 吸附热力学实验分别取25 mL质量浓度为1、 5、 10、 20、 40、 50、 60、 80、 100、 140、 180、 220和250 mg ·L-1的Hg(Ⅱ)溶液于离心管中,调节吸附液初始pH为6,改性海泡石用量为15 g ·L-1,在30℃、 220 r ·min-1振荡8 h,4 000 r ·min-1离心分离5 min,过0.45 μm滤膜,测定滤液中Hg(Ⅱ)的浓度,计算吸附量.
控制温度分别为15、 20、 25、 30和35℃,其它实验条件同上,测定滤液中Hg(Ⅱ)的浓度,计算Hg(Ⅱ)的吸附分配常数和吸附热力学常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附材料的表征SEP和TMSEP的扫描电镜图如图 1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SEP呈纤维束状、 毛发状和片状的集合体,且相互叠加、 聚结,孔隙少,结构紧密,表面粗糙,覆盖了较多片状杂质,影响了它对Hg(Ⅱ)的吸附能力[9]; 改性获得的TMSEP表面变得相对光滑,杂质减少,间隙清洁、 通畅,纤维束状更加明显,结构更加疏松,空隙增多,在改善海泡石表面的同时能够保持其晶型结构(见下文分析),从而有利于Hg(Ⅱ)的吸附.
![]() |
图 1 海泡石改性前后的扫描电镜图 Fig. 1 SEM images of sepiolite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
SEP和TMSEP的XRD图如图 2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与SEP比较,TMSEP的特征峰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改性处理没有改变海泡石的基本结构. 2种材料均在2θ值约为7.3°时出现特征衍射峰,但改性后该衍射峰强度稍有减弱,可能是海泡石层间由共价键连接,表面改性减少了海泡石纤维的聚合[20]; TMSEP中石英衍射峰(2θ值约为26.7°)的强度明显增加,可能是在改性过程中部分CaCO3杂质溶解,Mg2+部分溶出,SiO2含量相对增加,杂质含量显著减少,海泡石纯度得以提高. 根据2θ值约为7.3°时的特征衍射峰,由布拉格方程获得改性后海泡石层间距由原来的1.203 nm增大至1.213 nm,表明巯基乙酸对海泡石表面进行了修饰,使得层间距和空隙略有增大,从而增加了吸附位点,有利于增强其吸附性能,但未见海泡石晶体结构改变,这与SEM的表征结果一致,说明巯基改性主要发生在海泡石表面,或者部分取代了海泡石中的沸石水[21]. 采用间接碘量法,测得TMSEP中巯基含量为0.084%,在SEP中未测出巯基,说明通过改性在海泡石中引入了巯基.
![]() |
图 2 海泡石改性前后的XRD图 Fig. 2 X-ray diffractograms of sepiolite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
采用比表面分析,获得改性前后海泡石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图 3). 从N2吸附-脱附等温线可以看出,2种材料都呈现典型的IV型等温线,中间段出现H4型回滞环,为典型的介孔结构固体物质. 由孔径分布图可以看出,2种材料均具有较宽的孔径分布范围,但孔径分布不均匀,大多集中在2 nm附近. 采用BET计算公式,获得SEP和TMSEP的比表面积分别为141.631 m2 ·g-1和72.491 m2 ·g-1; BJH计算获得SEP和TMSEP的平均孔径分别为1.906 nm和1.908 nm,孔容分别为0.170 cm3 ·g-1和0.143 cm3 ·g-1. 结果表明,TMSEP的孔径略有增加,而比表面积和孔容显著下降,其原因可能是改性引入的巯基堵塞了海泡石的一些结构孔道. 从下文的吸附实验结果看出,TMSEP的孔径增加有利于增强它对Hg(Ⅱ)的吸附能力.
![]() |
图 3 海泡石改性前后N2吸附-脱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 Fig. 3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sepiolite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
海泡石的Zeta电位随pH的变化如图 4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当pH在2.94-9.64时,SEP和TMSEP表面均带负电性. 与SEP比较,TMSEP表面带有更多的负电荷,更容易通过静电作用吸附溶液中带正电荷的Hg(Ⅱ)离子,从而增强其吸附能力.
![]() |
图 4 海泡石的Zeta电位随pH的变化 Fig. 4 Variations of Zeta potential of sepiolite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at different pH |
SEP和TMSEP的红外光谱图如图 5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与SEP比较,TMSEP在3 400-3 600 cm-1附近有一强吸收峰,属于羟基伸缩振动峰,吸收峰强度增加可能是改性过程中还引入了羟基基团,与Chai等[19]的研究结果一致; 在2 500-2 600 cm-1附近没有出现明显的巯基伸缩振动峰,这是因为巯基的红外吸收非常微弱[22],尽管秦庆东[18]制备的巯基化硅介孔材料含硫量高达4.04%,但在此波段也没有发现巯基的伸缩振动峰,认为大部分巯基嫁接在硅介孔材料(MCM-41)孔道内,导致红外光谱的灵敏度下降,本研究的比表面分析结果也发现这个原因.
![]() |
图 5 海泡石改性前后的红外光谱图 Fig. 5 FTIR spectra of sepiolite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
2.2 改性海泡石吸附Hg(Ⅱ)的影响因素
考察了吸附液初始pH、 温度和吸附剂用量对Hg(Ⅱ)吸附量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吸附液初始pH为4-8时,随着pH的升高,SEP和TMSEP对Hg(Ⅱ)的吸附量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pH为7和6时获得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18 mg ·g-1和2.482 mg ·g-1,这是因为吸附液的初始pH会影响Hg(Ⅱ)的存在形态和吸附材料的表面电荷,进而影响材料对Hg(Ⅱ)的亲和能力[23]. 当pH较低时,吸附液中质子的竞争吸附会降低材料对Hg(Ⅱ)的吸附能力; 随着pH的升高,Hg的羟基配合物浓度逐渐增大,Hg(OH)+和Hg(OH)2与巯基形成—S—HgOH型配合物[24],吸附量随之增大; 随着pH的继续升高,部分Hg(Ⅱ)会形成Hg(OH)2沉淀,产生“假吸附”现象,对吸附过程不利. 从Zeta电位的结果来看,在pH为6附近TMSEP表面比SEP带有更多的负电荷,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 因此,本研究控制吸附液的初始pH为6.
当吸附温度为15-3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2种材料对Hg(Ⅱ)的吸附量均呈现略微上升的趋势; 当温度高于30℃时,TMSEP对Hg(Ⅱ)的吸附量趋于稳定,说明海泡石吸附Hg(Ⅱ)为吸热过程. 一定程度升高温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的数量和吸附剂颗粒的动能,进而增大吸附剂与重金属离子的碰撞频率,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25]. 李青竹[26]发现,温度升高有利于巯基改性麦糟吸附Hg(Ⅱ),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因此,本研究控制吸附温度为30℃.
当吸附剂用量为1-20 g ·L-1时,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2种材料对Hg(Ⅱ)的吸附量均逐渐减少,最后趋于平缓. 当吸附剂用量从1 g ·L-1增加至10 g ·L-1时,Hg(Ⅱ)的吸附量下降最为显著; 继续增大吸附剂用量,吸附量趋于平缓. 这是因为在吸附剂用量较低时,其表面的吸附位点被Hg(Ⅱ)迅速占据,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尽管吸附量较大,但是Hg(Ⅱ)的去除率较低,达不到去除处理的效果; 在吸附剂用量较高时,吸附作用达到饱和,再增加吸附剂反而造成吸附量下降,还会增加处理成本,加大吸附剂后续处理的难度. 研究发现,当TMSEP用量为15 g ·L-1时,获得Hg(Ⅱ)的最大去除率为93.67%.
2.3 改性海泡石吸附Hg(Ⅱ)的动力学特征图 6为改性前后海泡石吸附Hg(Ⅱ)的动力学曲线.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吸附量表现为快速增加、 慢速增加直至达到恒定的变化趋势; SEP和TMSEP吸附Hg(Ⅱ)的平衡时间分别为120 min和60 min,对应的吸附量分别为0.139 mg ·g-1和0.280 mg ·g-1,Hg(Ⅱ)的去除率分别为52.33%和93.67%,说明巯基改性提高了海泡石对Hg(Ⅱ)的吸附能力,吸附平衡时间明显缩短. 利用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实验数据,获得如表 1所示的结果.
![]() |
图 6 吸附动力学曲线 Fig. 6 Adsorption kinetic curves |
![]() |
表 1 海泡石吸附Hg(Ⅱ)的动力学特性 1) Table 1 Adsorption 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epiolite to Hg(Ⅱ) |
从数学意义上来看,4个动力学方程均可以描述2种材料吸附Hg(Ⅱ)的动力学过程,其中假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效果最好,化学吸附应该是整个吸附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27]. 比较由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假二级动力学方程获得的理论吸附量,SEP分别为0.104 mg ·g-1和0.159 mg ·g-1,TMSEP分别为0.141 mg ·g-1和0.302 mg ·g-1,发现假二级动力学方程获得的理论吸附量与实验结果非常接近,说明假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够准确描述2种材料吸附Hg(Ⅱ)的动力学过程,吸附过程包括外部液膜扩散、 表面吸附和颗粒内部扩散等过程[28]. 根据假二级动力学方程,TMSEP对Hg(Ⅱ)的初始吸附速率常数显著大于SEP,可能是大量的Hg(Ⅱ)迁移到TMSEP表面,与分布在TMSEP表面的巯基基团发生配位反应,从而提高了吸附速率. 根据假二级动力学方程的初始吸附速率常数,可以计算出TMSEP吸附Hg(Ⅱ)的速率常数(h/Qe2)为0.691 g ·(mg ·min)-1,远大于改性沸石吸附Hg(Ⅱ)的速率常数[0.006 6 g ·(mg ·min)-1][29].
2.4 改性海泡石吸附Hg(Ⅱ)的热力学特征图 7为改性前后海泡石对Hg(Ⅱ)的吸附等温线. 从中可以看出,2种材料对Hg(Ⅱ)的吸附量均随其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后上升趋势变缓,直至达到吸附饱和. 当平衡浓度小于20 mg ·L-1时,TMSEP对Hg(Ⅱ)的吸附等温线陡度较大,说明TMSEP对Hg(Ⅱ)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当平衡浓度大于100 mg ·L-1时,吸附逐渐趋于饱和,在160 mg ·L-1时达到2.94 mg ·g-1. 对于SEP,在Hg(Ⅱ)的平衡浓度为50 mg ·L-1就达到吸附饱和,此时的吸附量为0.93 mg ·g-1. 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实验数据,获得如表 2所示的结果.
![]() |
表 2 海泡石对Hg(Ⅱ)的等温吸附参数 1) Table 2 Isothermal adsorption parameters of sepiolite to Hg(Ⅱ) |
![]() |
图 7 吸附等温线 Fig. 7 Adsorption isotherms |
从表 2可以看出,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均可以描述海泡石对Hg(Ⅱ)的吸附过程,以Langmuir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2种材料均以表面或均匀孔隙为主要吸附位点,对Hg(Ⅱ)表现为单分子层吸附[30],并获得SEP和TMSEP对Hg(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0.744 mg ·g-1和3.256 mg ·g-1,说明巯基改性显著提高了海泡石对Hg(Ⅱ)的吸附能力. 分离因子R可以用于分析吸附过程的难易程度,R值越小,吸附过程越容易进行,当Hg(Ⅱ)的初始浓度为60 mg ·L-1时,计算获得SEP和TMSEP吸附Hg(Ⅱ)的R值分别为0.105和0.063,其余浓度的R值均在0-1之间,均是TMSEP的R值小于SEP,说明TMSEP对Hg(Ⅱ)的吸附强度更大. 比较不同吸附剂对Hg(Ⅱ)的最大吸附量,发现巯基改性海泡石的吸附能力强于改性膨润土(0.101 mg ·g-1)[31]、 巯基化蛭石(0.286 mg ·g-1)[22]和改性沸石(3.07 mg ·g-1)[29].
2.5 改性海泡石对Hg(Ⅱ)的吸附机制分析考察温度对海泡石吸附Hg(Ⅱ)的影响,可以获得吸附分配系数和吸附热力学常数,其中:
![]() |
(1) |
![]() |
(2) |
![]() |
(3) |
式中,KD为吸附分配常数; Cs和Cw分别为吸附达平衡时吸附质在固相和液相中的含量(mg ·g-1); ΔH为吸附过程的焓变(kJ ·mol-1); ΔG为吉布斯自由能变(kJ ·mol-1); ΔS为熵变[J ·(mol ·K)-1]; R为理想气体常数[8.314 J ·(mol ·K)-1]; T为热力学温度(K). 将ΔG对T做线性回归,由式(3)的斜率和截距可分别获得ΔS和ΔH,结果见表 3.
![]() |
表 3 海泡石对Hg(Ⅱ)的吸附分配系数和吸附热力学常数 Table 3 Adsorption partition coefficients and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 constants of sepiolite to Hg(Ⅱ) |
由表 3可以看出,2种材料吸附Hg(Ⅱ)的ΔG均小于0,表明吸附过程均为自发进行的热力学过程. KD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升温有利于吸附过程的进行. 此外,TMSEP的KD明显大于SEP,反映出Hg(Ⅱ)从水相向TMSEP表面迁移的能力更强,有利于Hg(Ⅱ)吸附在TMSEP表面,加之TMSEP吸附Hg(Ⅱ)的速率常数比SEP大得多,说明巯基改性有利于海泡石去除水相中的Hg(Ⅱ). ΔS可以反映固-液界面的混乱程度,ΔS>0表明吸附过程增加了固-液界面间分子运动的混乱程度,反映出吸附材料对Hg(Ⅱ)有较强的亲和力,Hg(Ⅱ)能更好地吸附材料表面. 一般认为,物理吸附的ΔH在0-40 kJ ·mol-1之间,化学吸附为40-418 kJ ·mol-1 [32]. ΔH均为正值,说明2种材料吸附Hg(Ⅱ)均为吸热过程,进一步说明升温有利于Hg(Ⅱ)的吸附,且2种材料吸附Hg(Ⅱ)的ΔH值均小于40 kJ ·mol-1,表明物理吸附为主要的吸附形式,Zeta电位的测定结果印证了2种材料对Hg(Ⅱ)的静电吸附作用. 另一方面,间接碘量法的测定结果说明改性过程引入了与Hg(Ⅱ)有强亲和力的巯基基团,巯基与Hg(Ⅱ)之间的配位作用驱动的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吸附,由假二级动力学方程获得Hg(Ⅱ)在TMSEP上的吸附速率常数远大于SEP,也说明存在化学吸附过程. 因此,巯基改性海泡石对Hg(Ⅱ)的吸附过程应该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物理吸附为主.
3 结论(1)通过有机改性向海泡石中引入了巯基基团,改性后海泡石的形貌结构、 孔径分布和Zeta电位变化均有利于提高材料对Hg(Ⅱ)的吸附能力.
(2)海泡石吸附Hg(Ⅱ)的动力学过程符合假二级动力学方程,改性后海泡石的吸附平衡时间明显缩短,初始吸附速率常数显著增大.
(3)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海泡石对Hg(Ⅱ)的吸附过程,改性后海泡石对Hg(Ⅱ)的吸附量显著提高,最大吸附量达到3.256 mg ·g-1.
(4)巯基改性海泡石吸附Hg(Ⅱ)是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物理吸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