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  2015, Vol. 36 Issue (10): 3825-3831   PDF    
三峡库区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养分流失控制
吴东, 黄志霖 , 肖文发, 曾立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
摘要:选择三峡库区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包括园地(茶园)及林地(板栗)与原有坡耕地对照,观测并分析其土壤养分(氮磷)输出途径及数量情况,以评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流域土壤养分输出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退耕后土壤养分氮磷年流失量(包括随泥沙和地表径流流失的量)减少;总氮(TN)年输出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坡耕地(2444.27 g·hm-2) >茶园地(998.70 g·hm-2) >板栗林地(532.61 g·hm-2);总磷(TP)为坡耕地(1690.48 g·hm-2)>茶园地(488.06 g·hm-2)>板栗林地(129.00 g·hm-2);与坡耕地比较,退耕还林模式(园地、林地)总氮、总磷年输出载荷分别减少了68.68%和81.75%. 2 茶园地、板栗林地与坡耕地相比,土壤养分速效态氮流失量明显减少,硝态氮(NO3--N)输出总量依次为坡耕地(113.79 g·hm-2)>茶园地(73.75 g·hm-2)>板栗林地(56.06 g·hm-2);铵态氮(NH4+-N)养分输出次序为茶园最大(69.34 g·hm-2),坡耕地次之(52.45 g·hm-2),板栗林地最小(47.23 g·hm-2). 3 硝态氮、铵态氮主要通过地表径流输出,所占总量比例分别为91.4%和92.2%;总氮和总磷主要通过泥沙输出,所占总量比例分别为86.6%和98.4%. 通过退耕还林等措施,该地区地表径流以及土壤侵蚀输出明显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三峡库区     退耕还林     径流     泥沙     土壤养分     流失    
Control of Soil Nutrient Loss of Typical Reforestation Patterns Along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U Dong, HUANG Zhi-lin, XIAO Wen-fa, ZENG Li-xiong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 Ecology,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Annual soil nutrient loss characteristics on typical reforestation patterns in watershed along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ere studied based on runoff plot experiment.Runoff and sediment nutrition content from May to October 2014 of typical reforestation patterns including garden plot (tea garden), forest land (Chinese chestnut) and the original slope farmland were determined and then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After the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Project the quantity of annual soil nutrien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the sum of them in sediment and runoff) loss decreased.The output of total nitrogen (TN) was in the order of slope farmland (2444.27 g·hm-2)>tea garden (998.70 g·hm-2)>Chinese chestnut forest (532.61 g·hm-2), and for total phosphorus (TP) loss was slope farmland (1690.48 g·hm-2)>tea garden (488.06 g·hm-2)>Chinese chestnut forest (129.00 g·hm-2).Compared with slope farmland, the load of TN and TP output of reforestation patterns decreased 68.68% and 81.75%, respectively.2 Compared with slope farmland, available nitrogen loss decreased in reforestation patterns.Total nitrate nitrogen (NO3--N) loss ranked in the order of slope farmland (113.79 g·hm-2)>tea garden (73.75 g·hm-2)>Chinese chestnut forest (56.06 g·hm-2).The largest amount of ammonium nitrogen (NH4+-N) was found in tea garden (69.34 g·hm-2), then in farmland (52.45 g·hm-2), and the least in Chinese chestnut forest (47.23 g·hm-2).3 The main route of NO3--N and NH4+-N loss was both through runoff, the quantity of NO3--N and NH4+-N output in which accounted for 91.4% and 92.2% of the total, respectively.The quantity of TN and TP in sediment accounted for 86.6% and 98.4% of the total.TN and TP loss showed an extrem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sediments, which showed that sediment output was the main approach of TN and TP loss.
Key word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runoff     sediment     soil nutrient     loss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农业人口密集,土地资源长期被过度开发与利用,土壤侵蚀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直接入库,对三峡水库安全运行造成巨大威胁. 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中,三峡库区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极重要区域和重要水源涵养区[1]. 屏障区先后实施了后靠移民、 退耕还林以及库周绿化等工程,以坡耕地为主体的小流域转变为耕地、 茶园、 果园和林地等多种模式类型的镶嵌格局[2]. 尤其是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后,小流域土地利用、植被覆盖、耕作管理及施肥等发生改变,直接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扰动和土壤养分循环[3]. 大量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与流域水土流失和养分输出密切相关[4, 5, 6].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 植被、 径流以及养分的输入、 输出产生影响[7, 8],土地利用变化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差异巨大[9, 10]. 弄清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养分输出特征对流域养分输出控制和小流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指导意义.

关于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模式水土流失特征[11]、 土壤渗透[12]、 水文效应[2]及水土保持功能[3]等已有较为系统的监测与分析,并应用模型分析了小流域10种退耕还林情景的径流泥沙和养分输出效应[13]、 农业管理措施对非点源污染削减效果评估[14]、 土地利用格局对径流泥沙和氮磷输出的影响等[15, 16]. 但在以往观测研究时仅对径流中土壤养分流失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17],对通过泥沙输出的土壤养分载荷的观测与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利用小区对照试验,观测并分析自然降雨条件下各退耕模式地表径流与泥沙中土壤养分输出情况,探讨茶园地和板栗林地等与坡耕地土壤养分(氮磷)输出特征差异,分析土壤养分流失量、 流失形式及输出途径,评估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养分流失控制效应,以期为库区小流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物输出控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地点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兰陵溪小流域(110°56′E,30°50′N),是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示范区,距离三峡大坝17 km左右,面积为144 hm2. 受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影响,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439 mm,且年际差异较大,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14]. 小流域土壤多为黄壤粗骨性砂土,其保水性和保肥性都比较差.

兰陵溪小流域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地区最高海拔达到1400 m,植被覆盖低,荒草出露岩石分布; 小流域内海拔500 m以下以茶园、 板栗、 柑橘和农田为主,中部低山区(500 m以上)主要为灌木、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次生林和松栎(Pinus and Quercus) 混交林等林带,植被覆盖率为72.5%. 居民点主要分布于东部低山区(300-500 m). 2002年小流域25°以上坡耕地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随后相继开始实施坡改梯、 免耕、 缓冲带等生态防护工程. 退耕还林后台地主要以茶园地为主,也有部分柑橘园地、 板栗林地等(200-500 m),部分地块间作玉米、 花生和红薯等农作物,形成农林、 农茶间作带,农地、 林果地农药及化肥施用量较大. 试验期间农耕地主要种植红薯和玉米,各地类均由当地农户按照传统方式进行管理.

1.2 研究方法 1.2.1 径流小区布设

根据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和退耕还林模式,选择退耕模式代表性地段(包括位置、 坡度等)布设径流小区,各小区布设均以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地形条件基本一致为原则. 径流小区水平投影面积为50 m2,并对径流小区的坡度、坡位、植被盖度及施肥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如表 1所示.

表 1 径流小区基本特征 1) 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runoff plots

对各退耕模式表层土壤进行采样,按照S型布设5个采样点,采用环刀法测定土壤物理特征指标(孔隙度、 容重和渗透率等),并分析其表层土壤(0-20 cm)养分氮磷含量,养分测定结果(同一退耕模式取各小区均值)如表 2所示.

1.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本研究样品采集主要在雨季进行,观测起止时间为2014年5-10月. 试验期间降雨量为882.2 mm,约占全年的80%,因此试验期间的监测基本能够反映该区域2014年全年土壤养分输出特征. 每次降雨停止后测定各径流小区集水池中径流深度,再通过体积法换算为径流总量. 将集水池中水样搅浑并收集1 L泥沙混合样装入做好标记的聚乙烯瓶(稀酸浸泡、 蒸馏水洗净),带回秭归生态定位站实验室保存于4℃恒温冰箱. 样品收集完成后将集水池清扫干净,以避免对下次取样造成污染.

表 2 不同退耕模式表层土壤氮磷含量 /g ·kg-1

Table 2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 of different reforestation patterns in surface soil/g ·kg-1

取500 mL泥沙混合样用烘干后的滤纸过滤,将滤纸和泥沙一起放入85℃烘箱24 h,取出称重后计算各退耕模式泥沙侵蚀量,并对泥沙中TN、 TP、 NH+4-N和NO-3-N含量进行测定. 另外500 mL泥沙混合样经过离心、 0.45 μm滤膜过滤后测定水样中以上4个养分指标. 水样TN测定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TP测定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泥沙样TN采用半微量凯氏测定法测定,TP采用碱熔-钼锑抗比色法测定. 水样经0.45 μm滤膜过滤、 泥沙样经氯化钾溶液浸提后通过意大利产Smartchem140型化学间断分析仪测定NH+4-N、 NO-3-N质量浓度,所有测定方法均参照标准方法进行[18, 19, 20].

本研究应用Excel 2013和SPSS 19.0软件统计与分析试验数据,并使用Sigmaplot 12.5软件作图.

1.2.3 数据处理

各退耕模式氮磷养分流失负荷计算为全部场次降雨所引起的养分流失的总和,包括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两部分.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ij为第i个径流小区的第j个径流养分指标的年单位面积输出负荷(g ·hm-2), cijk为第i个径流小区的第j个径流养分指标在第k次降雨中的养分质量浓度(mg ·L-1),Rik为第i个径流小区在第k次降雨中地表径流量(m3 ·hm-2),n为2014年降雨次数.
式中,Qij为第i个径流小区的第j个泥沙养分指标的年单位面积输出负荷(g ·hm-2),Hijk为第i个径流小区的第j个泥沙养分指标在第k次降雨中的养分浓度(mg ·kg-1),Tik为第i个径流小区在第k次降雨中泥沙流失量(kg ·hm-2),n为2014年降雨次数.

各退耕模式地表径流以及泥沙侵蚀中养分年输出负荷为相同退耕模式的各径流小区养分年输出负荷的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养分氮磷流失

对试验期间各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养分氮磷年输出负荷加以分析,各退耕模式土壤总氮流失情况如图 1所示. 分析结果表明,坡耕地退耕转变为茶园地和板栗林地后总氮流失量显著减少,具体表现为坡耕地总量(包括径流和泥沙输出两部分的总氮之和,下同)最大,达到了2444.27 g ·hm-2,茶园地次之,为998.70 g ·hm-2,板栗林地最少,只有532.61 g ·hm-2. 多重比较(LSD法)结果显示,坡耕地与茶园地、 板栗林地之间泥沙中总氮流失量具有显著差异(P<0.01). 各退耕模式由泥沙输出而造成的总氮流失量始终都高于径流,茶园地、 坡耕地、 板栗林地泥沙中总氮输出量分别为径流中的4.94、 10.89和2.37倍,三者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与坡耕地比较,退耕还林模式平均总氮流失量减少了68.68%.

图 1 不同退耕模式土壤养分总氮输出 Fig. 1 Total nitrogen output of soil in different reforestation patterns 不同字母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LSD检验,下同

将3种退耕模式地表径流中总氮年输出量求和,并与泥沙中总氮年输出总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之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由土壤侵蚀所造成的总氮年输出量所占比例为86.6%,由径流输出造成的仅占13.4%,因此土壤侵蚀是造成该地区总氮流失的主要原因.

图 2 不同退耕模式土壤养分总磷输出 Fig. 2 Total phosphorus output of soil in different reforestation patterns

土壤养分总磷的流失特征如图 2所示. 从输出总量上来看,不同退耕模式之间总磷年输出量大小关系与总氮相同,即板栗林地(129.00 g ·hm-2)<茶园地(488.06 g ·hm-2)<坡耕地(1690.48 g ·hm-2),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 茶园、 板栗和耕地三者之间泥沙中总磷流失量差异显著,而从径流中总磷含量来看,坡耕地与板栗林地也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监测结果表明总磷随地表径流流失量很少,伴随泥沙的输出量占主要部分,茶园地、 坡耕地和板栗林地这3种模式泥沙中总磷输出量分别为径流中的48.19、 93.49和14.87倍. 坡耕地退耕还林后,大幅度降低土壤养分总磷输出,与坡耕地比较,退耕还林模式的年平均总磷流失量减少了81.75%.

将3种退耕模式地表径流中总磷年输出量求和,并与泥沙中总磷年输出总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差异极为显著,土壤侵蚀造成的总磷流失量所占比例为98.4%,通过径流输出的总磷流失量仅占1.6%,因此土壤侵蚀造成的总磷输出是该地区总磷流失的主要途径.

2.2 土壤养分速效态氮流失

对各退耕模式土壤养分速效态氮流失情况加以分析,硝态氮输出如图 3所示. 硝态氮总流失量大小顺序依然为坡耕地(113.79 g ·hm-2)>茶园地(73.75 g ·hm-2)>板栗林地(56.06 g ·hm-2),泥沙中与径流中3种模式硝态氮输出量大小顺序相同,且都与硝态氮总流失量大小顺序一致. 与坡耕地比较,退耕还林模式的平均硝态氮流失量减少42.96%. 坡耕地与茶园地、 板栗林地之间比较,径流中硝态氮流失量差异不显著,泥沙中硝态氮流失量则有显著差异. 茶园地和坡耕地径流中硝态氮输出量分别为泥沙中的16.72和6.04倍,板栗林地径流中硝态氮输出量则是泥沙中的82.26倍,由此可以看出硝态氮主要输出途径是地表径流.

图 3 不同退耕模式土壤养分硝态氮输出 Fig. 3 Nitrate nitrogen output of soil in different reforestation patterns

铵态氮年输出情况如图 4所示,总量大小关系为: 茶园地最大(69.34 g ·hm-2),坡耕地次之(52.45 g ·hm-2),板栗林地最少(47.23 g ·hm-2). 由径流途径输出的铵态氮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坡耕地泥沙中铵态氮含量与茶园地、 板栗林地差异显著,这与硝态氮的分布情况一致. 茶园地相比于坡耕地铵态氮输出量更大. 茶园地和坡耕地地表径流中铵态氮输出量分别为泥沙中的21.75和4.96倍,板栗林地径流铵态氮输出量是泥沙中的33.75倍,因此铵态氮输出的绝大部分存在于径流中,泥沙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图 4 不同退耕模式土壤养分铵态氮输出 Fig. 4 Ammonium nitrogen output of soil in different reforestation patterns

对3种退耕模式速效养分硝态氮、 铵态氮在不同流失途径中的输出总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由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所造成硝态氮和铵态氮输出量都表现出极显著差异,通过径流输出的硝态氮和铵态氮所占比例分别为91.4%和92.2%,通过泥沙侵蚀输出所占比例仅为8.6%和7.8%,因此该地区径流输出是速效养分硝态氮和铵态氮流失的主要途径.

2.3 土壤养分流失与径流泥沙输出间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确定土壤养分氮磷输出与地表径流以及土壤侵蚀等指标之间的关系,对各退耕模式氮磷流失量与径流泥沙输出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n=126),结果见表 3.

表 3 氮磷流失量与径流泥沙输出的相关关系1) 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ss with runoff and sediment output

土壤养分总氮、 总磷流失量与泥沙输出量表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98、 0.961(P<0.01),表明总氮与总磷输出的主要载体确为侵蚀泥沙. 硝态氮输出量与径流量大小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32,P<0.01),表明硝态氮主要通过径流输出. 总磷输出量与总氮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869(P<0.01),与硝态氮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为0.375(P<0.01),表明由侵蚀泥沙所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受侵蚀土壤颗粒控制,且不同土壤养分流失过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3 讨论

土壤养分的年流失负荷作为评价退耕还林模式的主要监测指标,对养分流失控制效应具有指示意义. 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后各退耕模式土壤养分氮磷输出量显著减少,总氮流失量减少了近70%,总磷流失量减少超过80%,土壤养分速效态氮输出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减少,这一结果与徐畅等在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王家沟小流域的试验结果一致[21]. 产生这一结果主要原因是由退耕还林工程所造成的植被覆盖、 耕作措施和施肥等方面的变化所导致的[22, 23, 24, 25]. 植被对于养分流失具有抑制作用,通过植被冠层(板栗)或叶面(茶园)的截留降低了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降低雨滴动能,另外植物根系也能有效的增加土壤团粒的稳定性,增加地表径流的渗透作用,通过减少径流和泥沙侵蚀而降低土壤养分输出[26, 27, 28]. 板栗林地植被生长茂密,植被覆盖度度高,地表枯落物层较好,且人为扰动少,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降雨下渗并降低地表径流流速,使地表径流与泥沙侵蚀量大大减少,从而降低土壤养分输出[29, 30]. 相对于坡耕地,茶园地茶树低矮,灌丛状密植,地面覆盖度高,养分流失控制效应更强. 坡耕地以玉米、 红薯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由于翻耕、 播种、 除草和收割等人为管理活动频繁,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结构遭到破坏且容易板结,入渗能力差[31],因此地表径流与土壤侵蚀量大,土壤养分氮磷流失量也远远高于其他退耕模式(茶园地和板栗林地). 另外在收获后和播种前(8月底到9月初)呈现出裸地状态,径流、 溅蚀及其携带表层土壤颗粒增加,加剧了土壤侵蚀和土壤养分流失. 坡耕地和茶园管理过程中存在多次施肥的情况,但农作物和茶树的化肥利用率很低,氮肥利用率更是只有30%-50%,有大约一半的氮肥在施入土壤后通过不同途径而损失掉[32]. 施肥量增大时,虽然作物生长旺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土和养分流失,但急剧增加了泥沙养分富集,从而增加了土壤养分流失量[33]. 因此,改变化学肥料类型、 减少氮磷肥料施肥量、 合理安排施肥时间、 改进施肥方式等是减少土壤养分氮磷流失的重要手段.

氮磷养分流失途径的差异,给水土保持和养分流失控制措施提出优先选项. 土壤侵蚀所造成的总氮输出所占比例超过86%,总磷输出更是高于98%,而且总氮、 总磷流失量与泥沙输出量表现出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氮磷流失以颗粒态(难溶性形态或紧密吸附于土壤,尤其是磷素)为主,并以泥沙为载体,这与前人相关研究结论一致[34, 35, 36]. 通过地表径流输出的硝态氮和铵态氮所占比例分别为91.4%和92.2%,因此该地区土壤养分速效态氮主要通过溶解于径流并伴随径流流失. 相比较而言,总氮总磷输出量要远远高于速效态氮,该地区氮磷营养物输出以吸附态为主,尤其是磷,泥沙携带占绝对优势,因此该地区氮磷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是土壤侵蚀. 要加强对土壤养分氮磷输出的控制,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以控制该地区的土壤侵蚀,如植被覆盖和植被结构的调整,耕作措施的改进以及化学肥料施用方式的改变等.

4 结论

(1)与坡耕地比较,退耕模式土壤养分氮磷年流失量(包括泥沙和地表径流)显著降低,养分流失量大小次序为坡耕地>茶园地>板栗林地,退耕后土壤养分总氮和总磷年输出载荷大大降低,退耕还林措施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了土壤养分氮磷养分输出.

(2)土壤养分速效态氮方面,退耕模式相对于坡耕地也有所减少,硝态氮年输出总量大小顺序依次为坡耕地>茶园地>板栗林地; 铵态氮养分年输出次序为茶园最大,坡耕地次之,板栗林地最小.

(3)不同形态养分流失途径差异明显: 土壤总氮和总磷以土壤颗粒输移为主要途径,通过土壤侵蚀的氮磷输出量的比例占绝对多数,且与泥沙输出量之间极显著相关; 速效土壤养分硝态氮和铵态氮主要通过径流输出,由径流输出的硝态氮和氨态氮所占比例极高,且硝态氮输出量与径流量极显著相关. 因土壤侵蚀而造成的氮磷输出是该流域氮磷流失的最主要途径,减少向三峡水库水体输送氮磷及沉积物应采取土壤保持的农业耕作措施和植物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 金慧芳, 韦杰, 贺秀斌.三峡库区面向水土保持的土地利用模式[J].中国水土保持, 2011, (10): 36-38.
[2] 潘磊, 唐万鹏, 肖文发, 等.三峡库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林地水文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5): 103-106, 112.
[3] 王晓荣, 万伏红, 崔鸿侠, 等.三峡库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水土保持效益定位监测[J].湖北林业科技, 2014, 43 (4): 1-4.
[4] 巩杰, 陈利顶, 傅伯杰, 等.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5 (12): 2292-2296.
[5] 全为民,严力蛟.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J].生态学报,2002, 22 (3):291-299.
[6] 陈利顶, 傅伯杰.农田生态系统管理与非点源污染控制[J].环境科学, 2000, 21 (2): 98-100.
[7] 沈连峰, 苗蕾, 韩敏, 等.河南省淮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流失的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4): 77-80.
[8] DunjóG, Pardini G, Gispert M.Land use change effects on abandoned terraced soils in a Mediterranean catchment, NE Spain[J].Catena, 2003, 52 (1): 23-37.
[9] 罗璇, 史志华, 尹炜, 等.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氮素输出的影响[J].环境科学, 2010, 31 (1): 58-62.
[10] Carey R O, Migliaccio K W, Li Y C, et al.Land use disturbance indicators and water quality variability in the Biscayne Bay Watershed, Florida[J].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1, 11 (5): 1093-1104.
[11] 曾立雄, 肖文发, 黄志霖, 等.三峡库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1): 146-152.
[12] 曾立雄, 肖文发, 黄志霖, 等.兰陵溪小流域主要退耕还林植被土壤渗透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 2010, 24 (3): 199-202.
[13] 田耀武, 肖文发, 黄志霖.基于AnnAGNPS模型的三峡库区黑沟小流域退耕还林生态服务价值[J].生态学杂志, 2011, 30 (4): 670-676.
[14] 黄志霖, 田耀武, 肖文发, 等.农业管理措施对三峡库区流域非点源污染削减效果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6): 1530-1536.
[15] 韩黎阳, 黄志霖, 肖文发, 等.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对氮磷输出的影响[J].环境科学, 2014, 35 (3): 1091-1097.
[16] 黄志霖, 田耀武, 肖文发, 等.三峡库区典型农林流域景观格局对径流和泥沙输出的影响[J].生态学报, 2013, 33 (23): 7487-7495.
[17] 曾立雄, 黄志霖, 肖文发, 等.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流失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环境科学, 2012, 33 (10): 3390-3396.
[18] EPA.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R].EPA 841-R-96-002.Washington, DC: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96.
[19]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第三版).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21] 徐畅, 谢德体, 高明, 等.三峡库区小流域旱坡地氮磷流失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1): 1-5, 10.
[22] 马东, 杜志勇, 吴娟, 等.崂山水库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的氮磷流失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6): 31-33, 39.
[23] 张燕, 张洪, 彭补拙, 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J].水土保持通报, 2003, 23 (1): 23-26.
[24] 朱继业, 高超, 朱建国, 等.不同农地利用方式下地表径流中氮的输出特征[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42 (6): 621-627.
[25] 宋泽芬, 王克勤, 杨云华, 等.澄江尖山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源污染输出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 (2): 98-101, 158.
[26] 赵宇, 陈晓燕, 康静雯.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坡面养分流失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 (1): 31-34, 40.
[27] 韦红波, 李锐, 杨勤科.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 2002, 26 (4): 489-496.
[28] 冯明磊, 胡荣桂, 许克翠, 等.三峡小流域水体硝态氮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 2008, 29 (1): 13-18.
[29] Gao C, Zhu J G, Zhu J Y, et al.Nitrogen export from an agriculture watershed in the Taihu Lake area, China[J].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 2004, 26 (2): 199-207.
[30] 张大伟, 李杨帆, 孙翔, 等.入太湖河流武进港的区域景观格局与河流水质相关性分析[J].环境科学, 2010, 31 (8): 1775-1783.
[31] 高超, 朱继业, 朱建国, 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地表径流磷输出及其季节性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5 (11): 1543-1549.
[32] 崔玉亭.化肥与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25-30.
[33] 张兴昌, 郑剑英, 吴瑞浚, 等.氮磷配合对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J].土壤通报, 2001, 32 (3): 110-112.
[34] 倪九派, 魏朝富, 高明, 等.三峡库区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的实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 (5): 38-42.
[35] 黄丽, 张光远, 丁树文.侵蚀紫色土土壤颗粒流失的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1): 35-39.
[36] 许峰, 蔡强国, 吴淑安.坡地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养分过程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 2000, 14 (1): 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