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  2014, Vol. Issue (2): 401-410   PDF    
我国环境空气中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研究
王帅1, 丁俊男1, 王瑞斌1 , 李健军1, 孟晓艳1, 杨彬2, 林宏2    
1.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北京 100012;
2. 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沈阳 110016
摘要: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制定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的原则,利用我国120个城市2005~2012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实际监测数据,通过统计回归法、比例反推法和控制图法对我国不同地理区划城市的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当我国城市PM10浓度达到年均值标准时,大多数城市PM10日均值的达标率均在95.0%以上,平均为97.1%;其中华北、西北地区城市的平均达标率为96.3%,东北地区城市平均达标率为96.6%,华东、中南地区城市平均达标率为97.2%,西南地区城市平均达标率为98.1%. 当我国PM10达标统计要求等于97百分位数时,日均值标准和年均值标准的控制力度基本匹配,当达标统计要求高于97百分位数时,日均值标准成为控制性标准,反之年均值标准成为控制性标准. 综合考虑我国城市PM10浓度统计特征、百分位数的稳健性和对人体健康的保护性等各方面因素,我国宜选择95百分位数作为我国目前的PM10和PM2.5的日均值达标统计要求.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标准达标统计要求     颗粒物     百分位数     比例反推法     达标率    
Form of the Particulate Matter Ambient Air Standards in China
WANG Shuai1, DING Jun-nan1, WANG Rui-bin1 , LI Jian-jun1, MENG Xiao-yan1, YANG Bin2, LIN Hong2    
1. China Natio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Beijing 100012, China;
2. Sheny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Shenyang 110016,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fro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form of 24-hour standard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China by methods of statistical regression, proportional rollback and controlling contrast maps, using the monitoring data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PM10) from 120 cities in China during year 2005 to 2012. It was found that for cities in China, when the annual arithmetic mean of PM10 was equal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the non-exceedance rates of daily average PM10 in most cities were higher than 95.0%, and the average rate for all cities was 97.1%. The average non-exceedance rate was 96.3% for cities in North China and Northwest China, 96.6% for Northeast China, 97.2% for East China and Central South China, and 98.1% for Southwest China. When the 97th percentile was chosen as the form of 24-hour standard of particulate matter for China, the 24-hour standard had an equal controlling strength with the annual standard. The 24-hour standard will become the controlling standard when larger percentiles were chosen, otherwise the contrary. By considering together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M10 level in China, the robustness of the percentiles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health, the 95th percentile was suitable as the preferred form of the 24-hour standard of PM10 and PM2.5 in China.
Key words: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form of standard     particulate matter     percentile     proportional rollback method     non-exceedance rates    

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是空气中一类重要的污染物,由于其成分复杂且具有显著的人体健康危害[1, 2, 3],因而是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重要指标. 我国2012年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4]将PM2.5首次纳入到基本评价指标中,同时收严了PM10的年均值标准浓度限值,使我国的颗粒物标准在浓度限值方面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过渡时期目标1[5]的浓度限值相同,逐渐与世界接轨. 然而,各国在制定浓度限值标准的同时还规定了达标统计要求[6]. 达标统计要求是指所制定的浓度限值的统计学含义,即判定某地区是否符合浓度限值标准时采用的统计方法. 如美国PM10日均值浓度限值标准为150 μg ·m-3,其达标的统计要求是3 a内平均每年允许超标1 d,否则即认为该地区不满足PM10日均值标准要求.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没有规定PM10日均值在一年或多年平均内允许超标几天,国内相关方面研究很少也很薄弱,本研究通过调研和分析国外达标统计要求制定过程中的主要依据,结合我国长期的颗粒物监测数据资料,对我国颗粒物日均值达标统计要求的选取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有关成果对我国建立完善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WHO《空气质量准则》以及美国、 欧盟、 英国、 印度、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 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空气颗粒物标准、 编制说明及技术指导文件. 收集整理我国120个城市2005~2012年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监测数据,数据来自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日报数据及历年中国环境质量报告书. 该时段内120个城市颗粒物浓度呈整体下降趋势,可吸入颗粒物的城市整体平均浓度由100 μg ·m-3下降到82 μg ·m-3.

1.2 分析方法

利用统计回归法、 比例反推法和控制图法等3种方法进行我国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研究.

1.2.1 统计回归法

统计回归法是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颗粒物年均值和日均值达标率间关系的方法. 一般来说,城市颗粒物的年均值越高,其日均值达标率就越低,日均值达标率可用年均值的单调递减函数来表征. 目前的研究表明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分布近似服从以下几类统计分布函数:对数正态分布、 韦伯分布、 皮尔逊第Ⅴ型分布、 伽玛分布等,其中对数正态分布被认为能够较好地描述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7, 8, 9, 10, 11, 12]. 当样品量足够大时,通过回归经验曲线,便可以得出日均值达标率与年均值的对应关系,从而确定出我国的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

1.2.2 比例反推法

比例反推法的理论依据是同一个城市或地区颗粒物日均值浓度的统计分布规律是相对稳定的,低浓度年份数据可由高浓度年份数据进行等比例削减来反推. 这一方法在美国得到了实际监测数据的验证,并被广泛应用于美国颗粒物标准修订和健康风险评价中[13, 14]. 该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已知年份的实际监测数据,可以预测其他年份的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从而可用于空气质量的宏观管理和规划. 比例反推法的处理步骤是:①根据已知年份的颗粒物日均值浓度序列计算已知年份的颗粒物年均值; ② 计算所得年均值与目标年均值(中国的颗粒物年均值二级标准)的比值; ③将已知年份的颗粒物日均值浓度序列整体除以该比值,得到新的日均值浓度序列; ④计算新构造的浓度序列的日均值达标率.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构造出不同城市达到年均值标准时的日均值浓度分布情况.

将2005~2012年120个城市8 a的日均值浓度序列按照比例反推法进行处理,使得城市的年均值正好等于国家二级标准(70 μg ·m-3). 由于比例系数过大或过小容易造成估算结果不确定性增加,因此选取了初始年均值在49~126 μg ·m-3之间的浓度序列作为有效数据序列,共计850个浓度序列,涵盖了118个城市(海口和三亚由于年均值较低被筛除). 为考察不同地理区划范围的差异,分别统计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和西北城市日均值达标率的分布特征.

1.2.3 控制图法

控制图法[15]是美国EPA在比较颗粒物年均值标准和日均值标准的控制力度时采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同一种污染物的两个不同统计指标的相对强弱关系. 例如美国使用控制图法比较了其PM2.5年均值标准(12 μg ·m-3)和日均值标准(98百分位数不超过35 μg ·m-3)中哪个指标对达标具有主导性作用. 与前面两种正向推理方法不同,控制图法更适合于对多个不同备选方案的验证和比较,从而提供有关的决策信息. 利用120个城市2010~2012年日均值数据,分别绘制了不同日均值达标统计要求与年均值标准间的控制关系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外颗粒物标准现状分析

国外颗粒物标准主要包括年均值浓度限值标准、 日均值浓度限值标准以及相应的达标统计要求,如表1所示. 由于颗粒物的健康效应主要体现为长期的慢性健康危害,因此各国优先制定和执行年均值标准[5],日均值标准定位于为年均值标准提供必要的补充,用来控制短期高浓度暴露导致的健康危害. 其中,WHO的颗粒物过渡时期目标1的浓度限值与我国相同,并规定了日均值标准一年最多只允许超标3次. 美国PM2.5的日均值浓度限值标准为35 μg ·m-3,要求连续3 a内每年98百分位数浓度的平均值不得超标. 欧盟PM10日均值浓度限值标准为50 μg ·m-3,与WHO的导则值相同,但要求一年超标次数不超过35次. 澳大利亚则规定PM2.5和PM10的日均值标准分别为25 μg ·m-3和50 μg ·m-3,且1 a最多允许超标5 d. 可以看出,不同国家颗粒物的日均值浓度限值标准并不相同,且即使浓度限值标准相同其达标统计要求也有所不同.

表1 国外部分国家或地区的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Table 1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particulate matter in some countries and regions

表1还可以看出日均值标准达标统计要求主要有3种不同的表述方式:WHO和美国主要使用百分位数形式,其他国家主要采用最大允许超标天(次)数形式,印度使用了允许超标率的形式. 百分位数形式、 允许超标次数和超标率等表述方式的本质是基本一致的,例如98百分位数达标相当于超标率不超过2%,约合1 a的超标天(次)数不超过7 d. 但不同表述形式对实际环境管理的引导性有所不同,百分位数形式偏重于对重污染程度的反映,而超标天数和超标率偏重于与浓度限值标准间的比较. 另外,百分位数对应着一个具体的浓度值,直接反映了超标天的污染严重程度,而超标天数和超标率只能反映有多少天超标,无法反映出超标天的污染程度.

2.1.1 WHO的颗粒物标准编制依据分析

WHO在制定颗粒物标准时,主要依据颗粒物的急性和慢性健康效应以及颗粒物年均值和日均值间的统计关系来确定,其推导过程如图1所示. 根据PM2.5急性和慢性暴露队列研究的成果[23, 24],WHO首先确定了PM2.5年均浓度的导则值(AQG)为10 μg ·m-3,随后根据PM2.5慢性暴露致死的剂量-效应关系确定了3个过渡时期目标值(15、 25和35 μg ·m-3). 由于单一的PM2.5导则值无法防护粗颗粒物(PM2.5~10)导致的健康危害,WHO按照PM2.5与PM10比例系数为0.5的关系,制定PM10的年均值导则值. 在PM2.5和PM10年均值确定后,通过年均值与日均值浓度间的统计关系,选取日均值浓度序列的第99百分位数作为PM2.5和PM10的日均值导则值和过渡时期目标值,并给出了各取值下的健康风险[5].

图1 WHO制定环境空气颗粒物标准的逻辑推导过程示意

Fig.1 Logical deduction of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particulate matter by WHO

图1推导过程可以看出WHO首先确定了达标统计要求(即99百分位数),然后根据年均值与日均值间的统计关系才得出了日均值导则值. 虽然WHO没有给出为何选择99百分位数,但从统计意义上不难理解,百分位数越高即允许超标天数越少,更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 可以推测,如果WHO没有选择99百分位数,而是选择98百分位数,那么得出的日均值导则值和过渡时期目标值显然比当前的取值更低,即年均值导则值、 日均值导则值和日均值达标统计要求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2.1.2 美国EPA的颗粒物标准编制依据

美国自1971年开始制定颗粒物标准,在制定颗粒物的年均值和日均值标准时,主要依据颗粒物的慢性和急性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成果而制定. 与WHO类似,美国1997年首次制定PM2.5的年均值和日均值标准时,也是先确定了日均值达标统计要求,再确定日均值浓度限值标准. 美国EPA在当时制定达标统计要求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为指标的稳健性和对人体健康的保护性. 从稳健性来说百分位数越小越好,但随着百分位数的降低,允许的超标天数也会增加,不利于保护人体健康. 美国EPA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最终使用了98百分位数作为达标统计要求[25].

美国2006年以及2012年对标准再次进行修订时,日均值达标统计要求一直未作更改,而是对浓度限值标准进行了修订,例如2006年美国将PM2.5的日均值标准由1997年的65 μg ·m-3加严到35 μg ·m-3. 在这次修订过程中,美国除了考虑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成果外,也注意到了PM2.5的年均值标准与PM2.5日均值标准间控制力度的匹配问题. 美国EPA在审议颗粒物标准时认为,年均值标准有利于控制全国细颗粒物浓度的均匀下降,且其健康效应的证据比日均值标准更有力,因此不宜让日均值标准成为控制性因素[26]. 即当评价地区的颗粒物浓度满足年均值标准时,大部分地区也应基本能够满足日均值标准的达标统计要求. 基于这一考虑, 2012年美国将PM2.5年均值标准由2006年的15 μg ·m-3加严到12 μg ·m-3,PM2.5日均值标准未作修改[16].

2.2 我国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分析

我国目前颗粒物标准的现状是日均值和年均值浓度限值标准已经确定,需要制定与之相对应的达标统计要求. 由于地域条件、 污染特征和评价方法方面的差异,美国或WHO的百分位数结果无法直接应用到我国,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达标统计要求. 根据WHO和美国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制定达标统计要求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①城市颗粒物年均值浓度与日均值浓度间的统计关系; ②颗粒物年均值标准和日均值标准间的控制力度关系; ③ 统计指标的稳定性; ④ 对人体健康的保护性.

2.2.1 统计回归法分析结果

图2所示为2005~2012年120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与日均值达标率对应关系图. 从2005~2012年,城市颗粒物年均值浓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年均值达标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即图中数据点逐渐集中趋向于达标区间. 当城市年均值接近国家二级标准(70 μg ·m-3)时,绝大多数城市的日均值达标率均大于95.0%. 由于各城市的污染特征不同且受到年际间气象条件差异的影响,城市日均值达标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无法准确预测某一未知年份的日均值达标率.

图2 2005~2012年120个城市PM10年均值与日均值达标率对应关系

Fig.2 Plots of annual arithmetic mean and non-exceedance rates of daily mean of PM10 between year 2005 and 2012

2.2.2 比例反推法分析结果

首先对比例反推法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 选取颗粒物浓度较高的2005年数据和浓度相对较低的2012年数据,对我国六大地理区划内典型城市的PM10日均值浓度分布特征进行了检验,如图3所示. 可以看出对于不同地理区划内的典型城市, 2012年PM10日均值百分位数浓度与2005年PM10日均值百分位数浓度间具有很好的正比例关系,从而验证了比例反推法基本可以适用. 即2012年日均值浓度可由2005年的日均值乘以一定的比例系数而得出,这一比例系数可由2012年年均值与2005年年均值的比值来确定.

图3 我国六大地理区划内典型城市2005年和2012年PM10日均值的相同百分位数的浓度值间对比关系

Fig.3 Plots of concentrations of the same percentages of PM10 24-hour mean between year 2005 and 2012 from typical cities in 6 geographic regions in China

按照不同地理区划,分别统计城市日均值达标率的分布频率和累积频率,如图4所示(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和西北地区的有效数据量分别为101、 91、 274、 192、 113和79个). 可以看出华北、 东北和西北地区城市日均值达标率的分布频率和累积频率曲线较为相似,基本呈近似对称分布,在97%附近存在较为明显的中心趋势,日均值达标率为100%的概率较小. 其中西北地区城市在达标率较低区间仍有相当的分布. 华东和中南地区城市的峰值区间较宽,集中在96%~98%范围内,其中位数分布在97%~98%之间,达标率为100%的概率高于北方城市. 西南地区城市的达标率则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接近100%位置出现峰值.

图4 比例反推法得出的我国六大地理区划城市PM10日均值达标率的分布情况

Fig.4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n-exceedance rates of PM10 24-hour mean in 6 geographic regions in China by method of proportional rollback

经计算,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和西北地区城市日均值达标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6.3%、 96.6%、 97.2%、 97.2%、 98.1%和96.3%. 即华北与西北地区城市日均值达标率最低,其次是东北地区,华东和中南地区城市的达标率好于北方城市,西南地区城市日均值达标率最高. 西南地区城市由于自身地理、 气候条件等因素,较少受到类似沙尘暴等极端高浓度颗粒物污染的影响,当满足年均值标准时,日均值达标率通常较高. 而对于西北地区城市,即使年均值得到了很大改善,季节性的极端污染天气现象仍会对达标率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非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很难通过环境管理措施得到改善的. 因此在制定全国性的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时,应充分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异.

为考虑全国整体情况,将不同地理区划城市的日均值达标率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其分布频率和累积频率曲线如图5所示. 可以看出日均值达标率的整体分布服从近似正态分布,其25百分位数、 50百分位数和75百分位数对应的达标率分别为96.2%、 97.3%和98.4%,平均值为97.1%.

图5 比例反推法得出的我国城市PM10日均值达标率的分布情况

Fig.5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on-exceedance rates of PM10 24-hour mean in cities of China by method of proportional rollback

2.2.3 控制图法分析

不同颗粒物日均值达标统计要求与年均值标准的控制图如图6所示. 按我国年均值和日均值浓度限值标准,控制图分为4个区间,其中左下方区域代表同时满足年均值和日均值标准,即颗粒物浓度达标. 可以看出随着百分位数的下降,百分位数浓度值在整体下移,左上方区域(年均值达标,百分位数浓度不达标)内的数据点逐渐减少,而右下方区域(年均值不达标,百分位数浓度达标)内的数据点在逐渐上升. 即99百分位数和98百分位数下日均值标准的控制力度强于年均值标准; 97百分位数下两者基本平衡; 96、 95和94百分位数下,日均值标准的控制力度逐渐弱于年均值标准. 按照美国的原则,我国不宜选取99、 98百分位数作为达标统计要求,从而保证颗粒物年均值标准成为控制性标准.

图6 2010~2012年120个城市PM10年均值和日均值百分位数关系图

Fig.6 Plots of percentile concentrations of PM10 24-hour mean with annual arithmetic mean from 120 cities between year 2010 and 2012

3 讨论
3.1 达标统计要求的确定

由统计回归法、 比例反推法和控制图法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3种分析方法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反映出了我国城市PM10年均值和PM10日均值间的统计关系. 从统计关系来看,第97百分位数浓度是较为合适的取值,整体来讲在这一取值下我国城市在满足年均值标准的同时也基本能够满足日均值标准,即日均值标准与年均值标准的控制力度基本相同. 然而从环境管理和决策的角度讲, 97百分位数对于某些城市来说可能并不公平,特别是容易受到沙尘传输等非人为因素影响的西北地区城市. 对比WHO标准可以看出虽然我国PM10的浓度限值标准与WHO过渡时期目标1完全相同,但WHO的99百分位数却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因为绝大多数城市在年均值达到70 μg ·m-3时,均无法满足这一达标统计要求. 这主要是由于国外在判定达标区划时会扣除特殊污染事件[27, 28]. 由于我国目前面向环境管理的评价中没有像国外那样扣除沙尘暴、 火山爆发以及重大节日烟花爆竹燃放等特殊事件的影响,所以应该对该类事件预留一定的空间.

图3中可以看出93百分位数以下的低百分位数区间内的线性关系较好,而高百分位数区间的线性关系则不均匀,这是因为高百分位数浓度会受到年际间较大偶然因素(如气象条件)的影响. 从这一点来看,低百分位数更适合于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例如可有效反映环境治理工作的成效. 因此从指标稳健性角度来说,低百分位数优于高百分位数. 当然,更低的百分位数浓度允许了更多天的超标,不利于保护人体健康.

图7所示为120个城市不同百分位数浓度的变异情况. 可以看出随着百分位数的降低,统计量的发散性降低,指标逐渐趋向稳定,受异常数据的干扰影响减小. 其中98、 97和96百分位数的方差下降幅度都在10%以上, 95百分位数开始方差降幅小于10%. 因此选取第95百分位数作为达标统计要求是目前一个相对稳妥的方案. 一方面95百分位数考虑到了我国城市PM10年均值与日均值间的特定统计关系,在控制力度方面弱于年均值标准,与国外的相关依据是一致的,达到了完善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体系的目的. 另一方面, 95百分位数也兼顾到了部分城市的特殊情况,其统计稳健性优于97百分位数.

图7 2010~2012年120个城市不同PM10

日均值百分位数浓度的盒须图

Fig.7 Boxplots of percentile concentrations of PM10 24-hour mean from 120 cities between year 2010 and 2012

对于PM2.5,由于目前实际监测数据量有限,难以按照上述分析方法研究其年均值和日均值浓度间的统计关系. 但根据WHO的有关经验,PM2.5和PM10的浓度分布有着近似的统计关系,可采用相同的达标统计要求. 由于我国的PM2.5浓度限值标准均参照WHO而制定,因此可将PM2.5的达标统计要求也制定为95百分位数.

3.2 对达标评价的影响分析

在增加了达标统计要求后,对2010~2012年120个城市的达标城市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近3年内120个城市的年均值达标城市数量分别为27个、 29个和36个. 当增加97百分位数达标要求后,分别有3、 2、 5个城市因此判定为不达标,这些城市的年均值范围为67~70 μg ·m-3, 97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154~180 μg ·m-3. 当增加96百分位数达标要求后,分别有2、 1、 2个城市因此判定为不达标,这些城市的年均值范围为69~70 μg ·m-3, 96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151~164 μg ·m-3. 当增加95百分位数达标要求后,每年各有1个城市因此判定为不达标,这些城市的年均值恰好为70 μg ·m-3, 95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151~153 μg ·m-3. 总体来看,增加97、 96和95百分位数后,达标城市数量分别降低约11%、 6%和3%.

表2 不同达标要求情景下的PM10达标城市数量

Table 2 Number of attainment cities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4 结论

(1)颗粒物达标统计要求的制定是根据颗粒物年均值浓度和日均值浓度间的统计关系、 年均值标准和日均值标准控制力度、 统计指标的稳定性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保护性等多方面因素而制定的.

(2)我国城市PM10的年均值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时(70 μg ·m-3),绝大多数城市的PM10日均值达标率均在95.0%以上,但不同地理区划城市间具有较大的差别. 其中华北、 西北地区城市的平均达标率为96.3%,东北地区城市平均达标率为96.6%,华东、 中南地区城市平均达标率为97.2%,西南地区城市平均达标率为98.1%,全国整体平均达标率为97.1%. 制定全国统一的达标统计要求时需兼顾不同地理分区间的差异.

(3)从全国整体水平来看,当我国颗粒物日均值达标统计要求为99、 98百分位数时,PM10日均值标准的控制力度强于年均值标准; 当达标统计要求为97百分位数时,PM10日均值标准和年均值标准的控制力度基本匹配; 当达标统计要求为96百分位数及以下时,PM10年均值标准成为控制性标准.

(4) 百分位数越低,其指标稳健性越好,更适用于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客观变化情况,但低百分位数将不利于保护人体健康,第95百分位数适合作为我国目前PM2.5和PM10的达标统计要求,当增加这一达标统计要求后,我国PM10达标城市数量降低约3%.

参考文献
[1] 杨维, 赵文吉, 宫兆宁, 等. 北京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分布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分析[J]. 环境科学, 2013, 34 (1): 237-243.
[2] 姚利, 李杏茹, 郭雪清, 等. 2007年春节期间北京大气细粒子中正构烷烃的污染特征[J]. 环境科学, 2009, 30 (2): 589-593.
[3] 宋宇, 唐孝炎, 方晨, 等.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的来源分析[J]. 环境科学, 2002, 23 (6): 11-16.
[4]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ir quality guidelines-global update 2005[R]. Bonn: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2005. 275-280.
[6] 王宗爽, 武婷, 车飞, 等. 中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比较[J].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3): 253-260.
[7] Ott W R. A physical explanation of the lognormality of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J].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990, 40 (10): 1378-1383.
[8] Lu H C.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s of PM10 concentration in Taiwan area[J]. Atmosphere Environment, 2002, 36 (3): 491-502.
[9] Kan H D, Chen B H.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s of ambient air pollutants in Shanghai, China[J].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4, 17 (3): 366-372.
[10] Mijić Z, Tasić M, Rajšić S, et al. The statictical characters of PM10 in Belgrade area[J]. Atmospheric Research, 2009, 92 (4): 420-426.
[11] Sharma P, Sharma P, Jain S, et al. An integrated statistical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the exceedance of criteria pollutants in the ambient air of megacity Delhi[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3, 70 (8): 7-17.
[12] 邓启红, 黄柏良, 唐猛, 等. 长沙市大气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的统计分布特性[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3 (4): 1567-1573.
[13] US EPA. Quantitative health risk assessment for particulate matter[EB/OL]. http://www.epa.gov/ttn/naaqs/standards/pm/data/PM_ RA_FINAL _ June_2010. 2010-6-30.
[14] Johnson T. A guide to selected algorithms, distributions, and databases used in exposure models developed by the office of air quality planning and standards[EB/OL]. www.epa.gov/ttn/fera/data/human/report052202. 2002-5-22.
[15] Schmidt M. PM2.5 air quality analyses-update[EB/OL]. http://www.epa.gov/ttn/naaqs/standards/pm/data/Schmidt041511.pdf. 2011-4-15.
[16] US EPA.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particulate matter[EB/OL]. http://www.gpo.gov/fdsys/pkg/FR-2013-01-15/pdf/2012-30946. 2013-1-15.
[17] European Commission. Air quality standards[EB/OL]. http://ec.europa.eu/environment/air/quality/standards.htm.2013-3-7.
[18] UK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Air quality objectives[EB/OL]. http://aqma.defra.gov.uk/objectives. 2007-7-1.
[19]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Sustainability, Environment, Water, Population and Communities. National standards for criteria air pollutants in Australia[EB/OL]. http://www.environment.gov.au/atmosphere/airquality/publications/standards.html. 2009-9-16.
[20]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署. 空气素质指标[EB/OL]. http://pc211.epd-asg.gov.hk/gb/www.epd-asg.gov.hk/tc_chi/backgd/hkaqo.html. 2006-12-5.
[21]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Government of Jap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in Japan-air quality[EB/OL]. http://www.env.go.jp/en/air/aq/aq.html. 1973-5-8.
[22]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Forests, Indian.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EB/OL]. http://www.indiaenvironmentportal.org.in/files/826.pdf. 2009-11-16.
[23] Pope C A, Thun M J, Namboodiri M M, et al.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a prospective study of U. S. adults[J].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995, 151 (3): 669-674.
[24] Dockery D W, Pope C A, Xu X, et al. An association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in six U S cities[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3, 329 (4): 1753-1759.
[25] US EPA.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particulate matter[EB/OL]. http://www.gpo.gov/fdsys/pkg/FR-2006-10-17/pdf/06-8477. 2006-10-17.
[26] US EPA.Policy assessment for the review of the particulate matter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s[EB/OL]. http://www.epa.gov/ttn/naaqs/standards/pm/data/20110419pmpafinal. 2011-4-19.
[27]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ive 2008/50/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EB/OL]. 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08:152:0001:0044:EN. 2008-5-21.
[28] US EPA. Treatment of ai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influenced by exceptional events[EB/OL]. http://www.gpo.gov/fdsys/pkg/FR-2006-03-10/pdf/06-2179. 2006-3-10.